我有一位希塔療癒的朋友跟我說「當你能夠傾聽自己,才能夠傾聽個案」,這句話我覺得說得實在太好了,最近看了一本書《療癒,從感受情緒開始》,書中提到傷痛沒有特效藥,只有勇於面對浪潮,就是最好的力量,有多少人願意的勇敢面對脆弱的自己呢? 今天跟大家分享我的小故事…底下我會分享我是如何透過冥想及靈性寫作的方式療癒自己呦
你可以邊看文章聽聽這首歌「Marshmello & Halsey – Be Kind」我很喜歡這首歌,旋律輕鬆之外,歌詞我覺得很有意義可以讓你思考不少東西,譬如…..
- 對於重要的人常說傷害他們的話,沒有坦白說出真實的感受。
- 明明知道有真心對我們的朋友/家人,可是無法說出口的傷。
- 各面向的自己對話,不要再封閉自己與傷害自己了,每個面向的自己都會愛自己。
- 努力的想要留住感情繼續經營感情,但對方依舊不願意改變,過著自己的生活。
情緒是需要被理解釋放
你是否有這樣過呢?只有安靜的時候,突然覺得莫名的感傷呢? 有時這些難過不知道是什麼原因,代表你的內在小孩受傷了,等於說你內心有創傷,可能哪個事件、情節、觸動到你的情緒,害怕面對自己的情緒,突然靜下來很想大哭,但是實在太ㄍㄧㄥ了,馬上停止哭泣…
什麼是內在小孩?
我們的內心都有一個埋藏真實感受的部分,是我們對事物真實的反應,我們將這個部分稱做「內在小孩」,如同孩子一樣,呈現我們的天真、直接的。如果小時候受傷過,這將會深深地埋藏在我們的心中,隨著時間長大,內心卻沒長大,累積會內心會生病或者人格或生活面向影響生存的動力。
我們每個人都有情緒腦及理性腦,當你理性腦大於情緒腦袋,那就會跟我犯一樣的毛病壓抑自己的感受…
我曾經覺得負面情緒不這麼重要,總是保持積極樂觀即使有傷痛,也會覺得反正我很快就好,很快的告訴內在的自己要振作起來,情傷的時候,卻是聽正面積極的歌曲,就是覺得我沒有必要為這件事情傷心,加上我覺得傷我感情的人我更不需要為他難過,告訴自己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,可是我發現我陷入了一個正面積極的壞毛病,拿很多正面積極的話糖塞內在,或許就沒事了,但再過幾天的夜晚會莫名的憤怒、悲傷、焦慮,甚至整個大爆發超級不耐煩,這時你的內在正在跟你抗議對自己憤怒….
開始煩躁影響你的心情及作息,甚至在工作上會覺得不想做好煩、好無聊、沒意義等等,心情不好又碰到難搞的客戶,內在的小宇宙要大爆發了,同時家人又需要你快速振作,就這樣你的傷痛與傷疤,用時間沖淡一切看似沒事了,其實傷口在發炎何時爆發不知道,很多人為什麼晚年會生病,多半是情緒壓抑在身體中,上帝人很好,當你自己關了門,而上帝會替你開了扇窗,你如果不正式這扇窗,相同事件再次輪迴上演,沒重視自己的情緒,身體替你開口了…
今天不談論什麼情緒導致於怎樣的疾病,但身體其實跟情緒是一體這不可否認,當我們去看演唱會,音樂的震撼與大合唱的感動,讓我的皮膚起雞皮疙瘩,而一首歌聽了開心身體會跟著搖擺,一首歌的歌詞、旋律會觸動你心,突然的悲傷,大合唱的時候默默的釋放掉悲傷的情感,所以心情會影響到身體,現在的心身醫學研究證實,一切心理應激引起的情緒變化,主要通過中樞神經系統進而影響到自主神經系統、內分泌系統和免疫功能…
衍生閱讀:一張圖看懂,情緒影響我們哪些器官!
認識自己先觀察自己的情緒
情緒是引導我們生命過得如何,出生時我們沒有身體的使用說明書,所以沒有人教我們如何感受與釋放這些情緒,當時我不理解負面存在的意義,漸漸對負面情緒能量好像沒有太大知覺,反而會不理解別人為什麼這麼多負面情緒,其實是我會自責有負面情緒出現,在希塔療癒遇到的個案,通常是跟你有相同課題存在,我很常碰到封閉內在的朋友,有些是都是不敢批判別人,自責都是自己不好,都是自己的問題不是別人的錯,或是環境給予的課題,然後接受不屬於自己的責任與義務,心理層面是不用面對這些情緒,這樣就永遠不用遇到挫折、不會難過、不會痛苦、不會心碎。
造成不敢把真心話跟朋友說,不是不願意相信朋友,而是從未真心說過…或許不知道如何說,曾經說過被嘲笑、被背叛,或者覺得覺得沒人懂選擇不說,有些人覺得說出來很丟臉或者懶得說等等….很多人會覺得說出來又不能解決問題,說了沒用更沒意義,但其實長久累績起來心可是會生病。
在《療癒,從感受情緒開始》開始意識到各種情緒的重要,情緒是生命中的禮物同時也是導航,假如:工作到一半突然煩躁,那麼是否要告訴你這份工作其實不是你喜歡的事情?或者你該休息一下呢?
透過情緒找到生命的目標與方向,同時可以內省來認識自己,當可以了解自己時就等於擁有同理他人的心,因為學會了傾聽自己的內在聲音、耐心的對待自己,漸漸地學會愛自己,就不會過度的委屈做自己,同時找到自我價值與自我認同。
過去的創傷從不離去,攤開創傷地圖吧!
我們很少去攤開自己的童年情緒,其實過去或現在的傷,都不曾離去,那些創傷與痛苦都無法比較,真實的情感與情緒是需要被傾聽,並非埋藏或評論,一般的記憶與創傷不同,看到相同事件會觸發到當時的創傷,如同再次經歷當時的創痛,我們每天都會洗澡,靈魂其實也需要洗滌一下….
情緒引導與療癒方式
建議找一個時間好好的靜下來,準備一張紙、一枝筆、撥放輕音樂,讓自己放鬆,重新檢視自己的過去,哪些人事物造成妳很大的創傷,如大學被誰背叛、父母哪句話傷到你,全部都先寫下來…
或者你可以使用冥想方式,安靜的放鬆閉上眼睛,聽見自己的呼吸聲,開始跟你內在對話,靜下來同時可能會跳出很多回憶,如果思緒混亂,讓自己保持聽見呼吸聲,當腦波波動不這麼大的時候,就可以開始跟自己內在對話,跟內在對話就如同跟朋友般對話,如:最近好嘛?以前有什麼事情傷害到自己呢?或者跟自己抱歉我都沒聽見你的聲音…。
我有時很理性無法靜下來,而且思緒很混亂,我就會用靈性寫作,因為我打字比寫字快,所以打開word抒發情緒,想到什麼就打什麼。
但有時突然很感性,我就會用冥想的方式與內在對話,這時候感性容易找到很深層的創傷。
我後來發現情緒波動大的如:憤怒亢奮的我會用靈性寫作,情緒波動小的如:傷心絕望無力這種情緒我會用冥想對話….
靈性寫作範例:
在靜下來的時候,我想到小時候的事件,當時我媽開著車,我跟妹妹在車上打鬧很吵,可能吵到她,她情緒不穩定,然後就會開快車…造成我討厭別人開快車,因此我坐車很怕碰到開車很快的人,會觸擊那時的回憶,當時坐在後面累到睡著,昏睡中聽見很大聲的音樂,緊急煞車的不舒服感,引擎的吵雜聲,前面的謾罵聲,但只聽見誰准你睡覺,我還是照樣繼續昏睡中….。
當時的情緒有哪些?
壓抑當時的恐懼、擔憂、害怕、傷心、焦慮,覺得是自己的錯。
現在回想過去的情緒,你產生什麼保護機制?
事後想到這些回憶是憤怒、傷心、絕望、不吵鬧、以後安靜聽話就不會發生任何事情。
當親密的人(伴侶、家人、朋友)再次發生通常會怎樣反應?
不害怕死亡,當下會覺得為什麼要被你們情緒勒索,但後續會妥協安撫對方,當時壓抑的情緒將跑出來。
這事件當中你成長什麼?學會什麼?影響到你什麼?
我不會像她們一樣用這種方式情緒勒索,不會願意袒露自己的想法,可能會激怒別人,所以學會保護自己、良善避開衝突的溝通,雖然同理她們,但不代表認同她們的行為。
若回到過去,你會如何跟當時的自己對話?
嘿~內在的小郁婷,我知道他們當時這麼做讓你很受傷,可是因為這件事情,你已經學會如何擁有同理心與人相處,並且不用壓抑自己的情緒,用幽默開心的方式與人相處表達,你已經可以放下當時的恐懼與擔憂和傷心了,現在就跟我一起前進,幫助類似創傷的朋友吧。
總結
當你有意識不被接納的情緒,將會有不可以呈現這些情緒的意識,可是曾經出現的傷害,將有一個保護機制,選擇壓抑這些情感,免於發生過往經驗,可是隱藏的真實那個面向是我害怕刺激的感受、害怕爭吵、害怕失去,所以壓抑自己因此妥協,永遠都如此的正面,成為了好好小姐,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。
當然不可能說只有一個事件就變成這樣,一定是很多事件呈現現在自己的個性,但每個經歷都會影響自己的思維模式不是嗎? 現在換你好好思考你的童年情緒地圖吧!
【推薦書籍】
療癒,從感受情緒開始:傷痛沒有特效藥,勇於面對情緒浪潮,就是最好的處方箋
閱讀這本書,讓我們有了打開自己情緒心門的動力,……讓自己更加熟悉內在的自己與外在他人之間的關係,接受脆弱而真實的自己。──王意中(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/臨床心理師)
《療癒,從感受情緒開始》,就是要告訴我們:回看並重新感受情緒,都可能是轉化生命歷練、療癒情緒的心靈解方。──李玉嬋(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)
覺察與療癒自己,是沒有人可以為你做的人生功課。讓這本書陪你一同前行。──吳姵瑩(諮商心理師/愛心理創辦人)
覺察情緒,才能抒解情緒,才能把「當年沒走完的情緒走完」。佩萱這本書是幫助我們覺知情緒的好書,誠懇推薦給想療癒自我的您。──周志建(資深心理師/《跟家庭的傷說再見》作者)
當你翻開這本書,就代表你準備好要面對自己——包括現在的自己與過去的自己,也為自己預約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。──陳志恆(諮商心理師/作家)
誠摯地推薦您,跟隨佩萱溫暖且細膩的文字,從接納、覺察情緒,好好地梳理情緒。也在生活中給予自我照顧的時光,……陪伴自己走過每一個情緒風暴。──謝玉蓮(繪星心理治療所所長/臨床心理師)
購買網址:連結網址
【需要協助嘛?】
我可以協助陪同你釋放掉這些情緒,有時就是缺少一個懂你的人,這些卡住很久的信念議題,現在立即釋放掉吧,有任何需要協助歡迎找我呦~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,可以按分享按鈕,讓更多的人看見我的文章。如果對文章內容有任何問題,歡迎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。
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歡迎幫我拍手5下,我可以得到一杯飲料的小小鼓勵,支持我繼續寫出好文章!????